2022-04-28 11:26:05
重返蓝天那一日,阳光一如既往明媚,她穿上崭新又熟悉的飞行服,兴奋激动地环顾四周,好像初出茅庐,刚刚有机会执行飞行任务的新手,眼中闪烁明亮光芒,战友们和机械师站在附近,欣喜又欣慰地注视着她。
等她一步步走近,机械师上前,送给她一束康乃馨,战友们纷纷向她挥手鼓劲。
她一一回应,停在她最熟悉的战机前,深深吸一口气,然后有条不紊地完成检查、发动、起飞等一系列工作。
当战机穿越轻薄雾霭,飞向辽阔天际的那一刻,城市、河流与山川再一次出现在她的眼底,早春的大地洋溢勃勃生机,与经历一番生死考验的她释放同样活力。
她的手平稳操控操纵杆,心情仿佛春日艳阳般美好。
地面指挥员始终关切追踪她的踪迹,见她安全飞上蓝天,当即询问她:“要不要继续?”
她毫不犹豫地果断回答:“可以继续。”
任务很快顺利完成,重回地面,她的女儿正等在飞机场,手持一面写着“妈妈,你真棒”的小红旗,乖乖巧巧祝贺母亲病愈返工。
她的眼眶湿润了,立马冲上前,抱住女儿小小的身子,将苦涩又幸福的眼泪全部藏到和女儿的拥抱中。
她就是与癌症病魔“战斗”11个月,浴火重生、胜利归来的空军女飞行大队长刘文力。
01,梦想在蓝天:很久前,‘飞行员’于她而言是遥远的梦
1971年出生的刘文力有一个平凡普通的家庭,她的父母都是知识分子,对女儿的唯一期望便是她长大后可以成为医生。
可刘文力并不喜欢那样“平常”的岗位,反而渴望成为一名刑警,为祖国的安宁、人民的安宁奉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刘文力的高中是在泰安一中读的,杰出的女飞行员、女将军岳喜翠亦毕业于该学校。
课堂上,老师时常向刘文力等同学介绍岳喜翠的事迹,渐渐勾起刘文力对蓝天和飞行的向往。
那个时候,每当有飞机划过天际,刘文力总会停下手头动作,久久凝视飞机远去的方向。
但同时,她很清楚,飞行梦想于彼时的她实在过于遥远,她根本不敢去想,自己某天会成为飞行员,翱翔天际。
直到高三某天,同学忽然告诉刘文力,空军来他们学校招收第六排女飞行员了。
刘文力当即丢下课本,飞奔到宣传栏,看到那张“招飞画报”:一个身穿皮夹克空军服饰的女飞行员,手拎航行包,英姿飒爽到让所有同学目眩神迷。
刘文同样“深陷”羡慕中,并立马递交报名表,打算尝试一下。
她知道,自己1.74的身高和54公斤的体重大概率无法通过,可人在梦想面前,如不努力一下,日后肯定会后悔。再说,万一有“奇迹”发生呢?
不久,“奇迹”果然降临刘文力的身上,甲类的身体检查结果,很好的视力以及合格的政审和优秀的高考文化成绩令刘文力一路“绿灯”,如愿拿到那张渲染蓝天色彩的招飞入伍通知书,成为空军长春飞行学员一名正式学员。
之后的日子,刘文力渐渐明白,原来她当下仅仅是站在梦想的“起点”,后面还有很长一段路需要她去努力“奔跑”。
在飞行学院,学员的体能训练若是没有达到标准,则可能面临淘汰的结局。刚进入这里的刘文力,俯卧撑和双杠等科目,一个都及格不了。
为了让身体素质尽快符合飞行要求,她咬起牙关,主动加码,哪怕双手磨出血泡、练到恶心呕吐,她亦不肯轻易停歇、放弃。
刘文力的辛苦和拼搏没有白费,1992年8月,她正式获得驾驶飞机翱翔蓝天的资格,开启飞行员生涯。
1993年,刘文力学成毕业,以全优成绩和我国首批具有学士学位女飞行员的身份来到空军某师服役。
她依然保持刻苦作风,是同批女飞行员里的佼佼者,第一个获得单飞资格、第一个晋升飞行等级、第一个成为机长、第一个通过一号天气标准考核。
1998年,我国黄河上游地区出现久旱情况,为了防止黄河断流,改善该地区天气状况,上级决定对这片区域进行人工增雨。
刘文力主动申请执行黄河上游首次人工增雨任务。
她和战友来到西宁机场,强忍剧烈的高原反应,驾驶飞机飞过距离机体只有1000米的山峰顶端,在容易结冰的空中进行云中作业,播撒催化剂。
碘化银令云层加厚、水汽量大幅度增加,降雨得到良好效果,可猛烈出现的气流却让刘文力的飞机上下颠簸,机头与机翼等飞机各处表面严重结冰,再加上群山高高耸立,增加飞行难度。
眼看将要陷入危险境地之际,刘文力硬是凭借扎实技术,与战友密切协同,成功穿过云雨区,安全降落机场。
走下飞机,刘文力指着驾驶舱挡风玻璃上尚存的冰坨,笑着打趣道:“瞧,这就是老天爷送给咱们的钻石。”
西宁的漫天大雨中,刘文力停下离开的脚步,站在机翼下,静静聆听风声雨声,似是仍在回想刚刚那番“风雨作战”。
02,一颗中国心:她说“我很遗憾,只能为祖国牺牲一次”
2004年7月,暴风雨再度降临在刘文力的脑顶,于她的世界肆虐横行,好似要把她的人生就此摧毁:到医院检查身体的她,确诊乳腺癌。
那一刻,刘文力的眼前好像遍布狰狞乌云,她站在狂风暴雨前,坚强表示:我绝不会被病魔打倒!
刘文力拒绝父亲叫她转业的提议,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医生告诉刘文力,一共有两个治疗方案。
第一种是保守治疗,能保证她的身体完整,但有复发的可能性;第二种则是手术治疗,切除病变组织,术后重返蓝天的几率更大。
刘文力选择后者。进入手术室当天,上级领导和战友特来看望刘文力,刘文力躺在病床上,神色镇定地对他们说:“请同志们放心,我一定会打赢此次战役,得胜归来!”
3个多小时的手术顺利完成,胸前打了30多枚钢钉、身上插着各种医疗管的刘文力被推出手术室,医生告诉等在门口的刘文力亲属及战友,就在刘文力接受麻醉,尚未失去意识前,她仍在念叨自己能不能重回蓝天,重回飞行员的岗位。
11天后,刘文力开始化疗,她主动选择最大剂量、疗程最短的方案,只为更快杀死癌细胞,更早回归挚爱的岗位。
她的头发大把大把往下掉,亲人心疼刘文力的辛苦,刘文力反倒直接剃掉全部头发,顶着光头在病房进行跑步训练。
在化疗结束后的康复阶段里,她每天坚持早晚两公里,住院3个多月的时间,刘文力跑步总里程比广州到武汉的距离还要长。
2005年6月,经过近一年的治疗、康复,刘文力如愿拿到“飞行合格”的检查结果,病魔未能折断她的翅膀,她又重新回到蓝天的拥抱。
2014年,刘文力升任空军某指挥所参谋长,从广州空军某军区转到中部战区空军。
2017年,刘文力在《解放军报》发表署名文章,说:“生命,不可不惜,不可苟惜;对军人来说,为了祖国、为了人民,就应该英勇无畏,敢于牺牲。正如某位飞行员所言,我最大的遗憾便是只能为祖国牺牲一次。”
寥寥数字,却满含刘文力对祖国的热爱,对空军飞行事业的热爱,她的那颗中国心,仍旧火红炙热,让人钦佩。
同年,刘文力当选党十九大代表,面对记者们的提问,刘文力笑着表示:女飞行员和男飞行员承担同样战训任务,只有胜负,没有性别,她很期待,未来能在航母上看到女飞行员的身影。
2019年12月底,刘文力升任空军少将军衔,至南方战区任空军副参谋长。
职位和军衔的变化,未让刘文力骄傲自满,反而令她愈加警醒,因为她明白,站得越高,即意味着肩膀上的责任越重。
湛江机场迁建开工当天,刘文力与上级马兴瑞等人到场出席活动。
此次迁建工程,是广东省构建“5+4”骨干机场体系,补齐粤西地区基础建设短板,强化湛江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功能的重大工程。
广东省领导及南部战区干部都很重视,尤其马兴瑞,作为省长的他,代表广东省委及省政府对湛江机场的迁建工程开工建设表示祝贺,并对长期支持广东省民航事业发展的国家相关单位表达感谢。
又一年两会召开,守在人民大会堂外“党代表通道”前的中外记者于人群中“抓”到刘文力。
面对记者的提问,已经习惯人大代表身份的她面色不改、掷地有声地表示:“再过几天就是‘双十一’了,我希望大家在知道那天是全民新兴购物节的同时,也记住它同样是我国空军的建军节!”
对刘文力来说,物质的丰腴远远比不上精神的富足,购物节可以狂欢,但更应谨记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若非前辈们浴火奋斗,艰难前行,创造奇迹,也不会有如今人们安稳平静的生活。
过去不能忘记,是作为空军将领的刘文力时刻镌刻在心间的信念。
湖南省低空空域协同运行管理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时,身为南方战区空军副参谋长的刘文力出席参加。
她在会议上认真聆听湖南省长毛伟明的讲话,毛伟明强调,一定要深入贯彻习总书记考察湖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发挥好全国首个全域低空管理改革试点省份“试验田”的作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打造低空空域改革的“湖南样板”,为“三高四新”战略实施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同时,该会议通过协同委工作职责及工作规则和支持通航产业发展政策措施等文件。
未来,湖南省不仅继续视低空空域为重要战略资源,而且会担负起改革试点的重大使命,围绕改革试点“一个中心”,争取2022年初步建成通用机场骨架网,至2025年实现全省通航飞行“县县通”。
虽然,刘文力的主要职位是军区副参谋长,但低空空域的管理改革工作亦是她关心的问题,因为她很清楚,军队发展至关重要,民生发展同样不可忽视。
她的视野从成为军区副参谋长那天开始,就注定不会只固定在昔日她所向往的那片“蓝天”上,她已有更广阔的“世界”等待她去探索与拼搏。
03,平凡的家庭:“双空”家庭把爱“书写”在云端
除却工作和担负的责任外,刘文力亦和无数平凡人一样,有一个平凡又幸福的家庭。
她的丈夫叫马永,和她职业相同,也是一名飞行员。忙碌的工作让二人聚少离多,可天生浪漫的他们却把他们的“爱情”用特别的方式“书写”在他们共同热爱的蓝天之中。
有一次,马永进行跨区机动转场训练时,刚好降落在刘文力团所在机场。飞机甫一落地,马永便欣喜发现刘文力同样驾驶飞机归来。
当刘文力的飞机通过塔台上空,马永当即戴上耳机呼叫妻子。刘文力一头雾水接通,然而马永和妻子简短搭话的打算却被塔台指挥员打断。
指挥员问马永为何呼叫刘文力,意识到自己违反规定的马永赶紧小声回应“没事”,接着关闭通话按钮,带着遗憾和刘文力擦肩而过。
舟曲发生特大泥石流时,刘文力和马永有幸首次并肩执行重大救灾任务。二人各自驾驶飞机,穿过大片浓积云和雷雨,协同平稳降落浦东机场。
装载大批物资时,机场方面提出留下一名机长协调民航机场工作的建议,不等作为此次任务带队领导的刘文力作出反应,马永便率先主动申请担负这个苦差事。
刘文力一边暗自为丈夫感到骄傲,一边率领其余人员撤离待命。
7个小时后,物资于凌晨2点多完成装载。同日上午7点左右,刘文力接到起飞命令,3架大型运输机陆续升空,带着80余吨救灾物资顺利抵达临洮。
然而,工作上的并肩前行,付出的代价却是家庭方面的忽视。刘文力和马永有一个女儿叫马瑞临,几乎从小在奶奶的照顾下长大,很少同父母生活在一起。
但马瑞临十分理解爸爸妈妈的工作,她告诉记者:“虽然妈妈很少照顾我,可我知道,她带领的女飞行员里,有刘洋和王亚平阿姨,也有很多女机长与骨干,我为我有这样的妈妈而感到无比自豪!”
参考文献:
《蓝天侠女刘文力》
《刘文力:亲人理解我的爱》
《刘文力代表表示:期待航母上出现女飞行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