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猫网

周总理:跟蒋介石斗,你不行,我也不行,只有主席行

2022-04-01 02:50:02

YA洲吧在线看最热影视 https://www.yazhouba.net

在资产阶级革命家中,在新一代领导集体中,毛主席和周总理是如何都绕不开的两个巨人。他们的革命友情穿越了半个世纪,并肩作战50年,永远相互信任,默契配合,从低谷到新中国的成立,再到见证新中国的成功。

周总理对于毛主席,一直是无条件的信任,他曾经对博古说:“跟蒋介石斗,你不行,我也不行,只有主席行!”

兄弟齐心,其利断金

1925年,毛主席与周总理在广州相识。彼时蒋介石叛变革命,向中国共产党人立起屠刀。毛主席十分愤怒,急忙赶到李富春的家中商量对策,他计划向共产国际代表汇报,力求将损失降到最低。

巧合的是,周总理也在李富春的家中。那年,毛主席32岁,周总理25岁,虽然两个人久仰对方大名,初次见面的时候却依旧保持着谨慎。毛主席在提及国民党相关行动的时候十分愤怒,他建议共产党人端起枪,同国民党反动派斗争。

在周总理的眼中,毛主席富有激情,拥有无穷无尽的力量,永远充满着斗志。周总理面对毛主席的慷慨陈词并没有多说什么,而在毛主席的眼中,周总理语调平缓,分析问题的时候十分有条理,理智而冷静,俨然一副年轻知识分子的形象。

1933年,毛主席与周总理第二次相见,中央从上海地区搬迁到瑞金苏区,周总理担任政治局常委,已经成为中央核心领导人之一,而毛主席是中央苏区的创建者,同时也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主席。

客观来说,在革命初期,周总理的职务一直高于毛主席。也正因如此,在毛主席面临危机的时候,周总理总是第一时间站出来。红四军的七大上,毛主席落选了前委书记。

会议结束的时候,毛主席的心情十分低落,请求离开军队,前往莫斯科休养、学习。不久之后,毛主席前往闽西养病,参与指导地方工作。8月中旬,毛主席离开军队的消息传到了上海,周总理在得知这件事情之后十分为难。

他在政治局会议上说:“毛主席的这件事情是历史上很久以来意见不同的冲突,因为他们工作都十分努力,所以没有大规模地爆发冲突。至于事情究竟如何处理,还需要陈毅前来。”

1929年,陈毅来到了上海向党中央汇报工作。8月,经过众人的商讨,由周总理、李立三、陈毅组成委员会,起草了决议。周总理对众人说:“要把毛主席同志请回来,党内、军队内部需要统一思想,明辨是非,巩固红四军的团结。与此同时,战士们需要维护朱、毛的绝对领导。”

9月,致红四军前委的指示信正式发出,这是来自中央的决议,他肯定了毛主席作为红四军领导人的正确主张。在毛主席最晦暗、被人打压、排挤的日子里,是周总理站在毛主席的身后,理解、支持他,给予他最大的帮助。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之后,中央苏区准备转移。毛主席写信给中央,表示自己想要留在瑞金。这封信送给了当时中国共产党的最高负责人博古,那年他不过24岁,处理党内事情缺乏足够的经验,因此博古收到这封信的不知道如何处理。

博古找到了周总理,请他拿主意。周总理连夜奔袭到毛主席的房门前,与他彻夜长谈。警卫员回忆道,天空下着磅礴大雨,周总理已经浑身湿透,见到毛主席的第一句话就是让他跟着长征的队伍走。

没有人知道雨夜毛主席与周总理究竟说了什么,人们只知道,毛主席最终同意跟随红军长征队伍,保留了中国革命的火种。

生死存亡,果敢坚决

1935年遵义会议召开,鉴于博古所犯的错误,有人建议张闻天代替他的领导职位。然而博古并不想要交出领导权,他说道:“交权可不是交三颗印章和文件箱,还要向共产国际报告,共产国际不承认,这个权就交不出去。”

事实上博古说得不无道理,彼时中国共产党的定位是共产国际的支部,因此博古交权的过程也需要走程序。博古不愿意交出权力,周总理与他彻夜长谈。

周总理说:“你和我都曾经留学国外,因此我们对中国的国情并不了解。自从我领导南昌起义失败之后,我就知道,中国革命靠我们不行。我们想要找一个真正懂中国的人。”

在周总理看来,只有毛主席是真正懂中国的人,而中国的革命只能依靠毛主席才能成功。

“我们共同辅佐老毛,把事情搞成。”周总理如是说,“中国革命进入关键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最高原则就是作战的胜利,只有党内意见一致,我们才能实现这一目标。”

博古被周总理说服,在第二天的时候交出了领导权,张闻天开始主持工作。后来博古回忆当时的选择时表示,自己之所以选择站在毛主席的一边,是因为对周总理的话深信不疑。

尽管博古交出了指挥权,但是对于中央的决定,他一直心有不甘。正如人们所说的那样,博古是一名书生型的领导人,他对共产国际有着很深的感情,与此同时,他过于理想化,这就决定了他的所有措施都充满着浪漫主义色彩。

而毛主席是中国农村土生土长的领导者,尤其擅长农民运动。理想与现实的碰撞,让博古对毛主席产生了排斥心理。周总理一向心细如发,自然看出了博古与毛主席关系的裂痕。

在周总理看来,同志之间的隔阂对中国的革命极为不利,于是他决定找机会与博古畅聊一次。2月5日,张闻天正式取代博古成为了党的总书记,博古心情不佳,将自己关在房间里。周总理前来探望,与博古再次讨论起毛主席。

周总理说,自中国共产党建立起来,军队经历了几次兴衰。显而易见,只要毛主席来领导红军,革命一定一方坦途,一旦毛主席被排除在外,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也历经坎坷。

事实上,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就是最好的证明,博古曾经亲身经历毛主席离队,他也深知毛主席对中国革命的重要性,只是博古心中高贵的自尊心使他不愿意承认这个事实。

博古想要辩解,周总理似乎看出了他的意图,再次抛出了一个问题:“你觉得蒋介石这个人怎么样?”博古深思了一会点点头说道:“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周总理表示赞同,他与蒋介石共事多年,自然也知道他的能力。

蒋介石的仕途坎坷,从国民大革命开始,国民党内部不断出现对他不利的事情,有人视他为眼中钉、肉中刺,想方设法地将其从高位上拉下来。遗憾的是,多年来想要搞垮蒋介石的人大多自食恶果,蒋介石的事业却依旧蒸蒸日上。

显而易见,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已经水火不容,而党中央想要取得革命的领导权,第一座需要翻越的就是蒋介石这座大山。周总理问博古:“你觉得你能对付蒋介石吗?”博古并未作声,蒋介石十分狡猾,博古又缺乏实战经验,二者的能力显然不在同一水平上。

周总理说:“你不行,我自然也不行。但是在我看来,全中国只有一个人能够对付得了他,那就是毛主席。”周总理明白博古的顾虑,他宽慰道:“毛主席虽然有一定的缺点,却并不影响大局。我们的最终目的就是打倒国民党反动派,打败蒋介石,而跟随毛主席的领导是唯一的解决方法。”

“只有摒弃前嫌,同心同德,共同辅佐毛主席,我们才能赢得革命的最终胜利。”这句话给博古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正是从那时候开始,他选择放下心中芥蒂,全力辅佐毛主席。

后来张国焘居心叵测,党内有人听信谗言站在了毛主席的对立面,众人争吵不休的时候,博古也毅然选择成为毛主席的支持者。红军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是周总理、毛主席、博古三人共同努力,为中央红军保存了实力。

在此后的相处过程中,博古对毛主席的了解逐渐加深,从前所有的误解和不满也随之消失。毛主席和博古冰释前嫌,毛主席还夸赞:“博古是一个很有原则、很有组织观念的人。”

抗日战争之后,博古为了和平建国前往重庆与蒋介石谈判。遗憾的是,飞机在经过黑茶山的时候突发故障,博古、叶挺将军、王若飞等17人不幸遇难。毛主席听闻此消息悲痛不已,烈士殉职,此乃中国之损失。

事实证明,不论是周总理还是博古都具有前瞻性。毛主席在革命中带领着中国共产党奋起反击,打倒帝国主义、智斗蒋介石,指引着中国走向光明的未来。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财猫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