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01 09:59:16
昨日晚间,国内知名民谣歌手宋冬野发文称,其最近的一次公开演出被取消了。
理由是“由于一些恶意的、恨人不死的举报”,这让众多工作人员、乐队成员的辛勤努力化为了泡影。
值得注意的是,宋冬野2017年因吸食毒品等违法行为被行政拘留过十天。
其自称艺人工作并不轻松,“创作一个满意的作品”过程中那种纠缠不清的痛苦和抓狂不是常人可以想象的,所以艺人这个行业是抑郁症和精神疾病的重灾区,而往往就在这种最无助最绝望的时刻,毒品有预谋的出现了。
谁不知道毒品是个深渊呢,谁不知道吸毒有害呢,但就在你快要被摧毁,几乎准备毁灭自己的时刻,有人骗你说,只要吸一口,你就可以开心,可以睡个好觉且不上瘾,还只要50块钱的时候,又有谁能扛得住这伪装成糖的毒药呢?
宋冬野自称吸毒被行政拘留后,再也没有碰过一丝一毫的毒品,几十次公安机关的临时查验,结果均显示其未吸毒,其已经改邪归正了。
按照文化部印发的相关通知,吸毒等不良艺人“三年禁演”,可现在他吸毒已经过去5年了,不知道为何还会因此事而受到影响。
宋冬野自述其并无大志向,从未想过发财,不上电视不上节目,不接广告不接商务,没想做谁的榜样或偶像,只想靠自己的音乐手艺养家糊口,吃饱睡好攒点钱养老。
宋冬野此番话乍一看还挺有道理,事实上都是辩解而已。
比如其称“在毒品这件事上,“供”一直单方面创造着“需”,杀人的都是贩毒者,并不是他”,然而事实是,“供”与“需”一直是相辅相成的,没有“需”,哪还会滋生“供”?
咱们国家对毒品的态度一向是明确的,坚决予以打击,缉毒警们冒着生死风险把毒品御于国门之外,结果内部仍有人产生着源源不断的“需”,让毒品屡禁不止,毒贩们屡屡铤而走险。
换言之,吸毒者每次的毒品消费,最终都会化为射向缉毒警身上的子弹。
普通人吸毒尚且如此,更何况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公众人物。
宋冬野怎么说在国内民谣圈子内也是一个知名人物,发布了多首传唱度较高的作品,举行过多次公开演出,这种情况下,既然吸毒,还想复出?想什么呢?
况且公众人物吸毒与普通人吸毒还是有所不同的,普通人毕竟影响范围小,而公众人物吸毒影响恶劣,给社会做了很坏的示范效应。
作为艺人,既然享受了社会公开资源,那就尽力履行自己的义务,做好价值观导向,不要逾矩。
最后,从宋冬野的整篇发言来看,其压根就没有认识到吸毒问题的严重性,所以网友举报的对,压力大,就能吸毒?快节奏的当下,谁压力不大呢?难道大家都去吸毒吗?
还有,宋冬野称不想发财,只要搞点钱养老,可问题是艺人只是万千职业中的一个呀,不当艺人,活不下去了?完全可以从事其他职业嘛,比如从台前转到幕后。
既然发文吐槽,归根结底不还是放不下“钱”嘛!毕竟台前与幕后“钱”可是差距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