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20 17:39:11
近日,中信证券、中金在线、广发证券等多家券商公司,对于2021年第四季度业绩进行展望预测,相信京东将延续稳健表现,预计其季度营收增长超20%。“稳健发展”已经成为京东留给人们的印象之一。
而此时,大多数人倾向于认为,2022年将是充满不确定性的一年,人类也将面临诸多重大挑战,“乌卡时代”已然揭幕。中国经济若想独善其身,必须“稳”字当头。这也难怪,2021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通稿25次提及“稳”,明确提出明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
时代急需一个“稳”字,但这并非口号,而是必须落地。企业的稳定和健康的发展不仅是企业和员工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回顾过去几年间,具备“新型实体企业”属性的京东,在过去的数年里,用看似最笨的“重模式”实现“稳健发展”,赋能实体经济和高质量就业。
解决高质量就业,京东不抄近路
1月5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2年春节联欢晚会独家互动合作项目发布会宣布,京东成为总台春晚独家互动合作伙伴。京东方面透露,此次互动活动将从1月24日开始,持续到2月15日元宵节,届时,京东计划送出15亿红包和实物大奖。相比前一年的抖音,京东阔绰地又加了3亿。
实际上,京东不单单对消费者大方,对于保障春节不断档的员工,也同样贴心。1月12日,京东物流宣布将连续第10年春节也送货,今年将投入超4亿元,对春节坚守一线的员工加大福利补贴。
与此同时,多家机构对京东的发展前景也表现出乐观预期,不少机构给出百元目标的预期。投行杰富瑞分析师ThomasChong就对京东保持“买入”评级,最新目标价为122美元/股(1月14日京东收盘价为73.720元)。
曾几何时,京东这种贯穿线上线下的模式,被认为是一种“重模式”,这当然是跟“轻模式”的互联网公司相比。但近两年,业界忽然发现,京东之重,为其后续“稳健发展”奠定了基础。
尤其在解决高质量就业方面,京东更是不抄近路、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
多年来,京东多措并举推进高质量就业,不断提升员工薪酬福利,拓展员工个人成长空间,让员工拥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
提升员工薪酬福利,在经济平稳期,相信绝大多数企业都可以做得到,但在考验重重的时期,很多企业首先做的则是减员降负。2021年7月,京东集团宣布,自2021年7月1日开始到2023年7月1日,用两年时间,将员工平均年薪由14薪逐步涨至16薪,在2021年7月1日之前的基础上直接涨薪两个月。
2021年上半年,京东物流为一线员工支付的月平均工资支出超过1.1万元,不仅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东北和西北省份的很多快递员月收入也能过万,同时,京东还为物流小哥提供包括意外伤害商业保险在内的“六险一金”。
众所周知,大学生就业难是近几年比较突出的社会问题之一。这方面,京东的答卷是:2022年将在全国范围内招聘超两万名高校毕业生;其中,京东物流招聘超1万名高校毕业生,以储备、培养基层管理人才。过去三年间京东累计开放358个岗位,提供近4万个就业机会,连续三年以高质量就业推动“行业最大规模校招”。
同时,在京东一线员工当中,有80%左右来自于农村地区。京东不遗余力地为偏远地区打造基础设施服务网络,让广大低线级城市的员工既有稳定的收入和福利保障,也能依托京东的供应链和技术能力更好地服务于当地的中小企业发展和乡村振兴。
也因此,业界对于京东赞誉有加。有评论认为,民营企业是吸纳就业的主力军,新型实体企业在“稳就业”上更加充满活力;京东更充分发挥了新型实体企业的增长效能,持续推动稳定、大规模的高质量就业。
国务院此前印发《“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提出的要求是,不断开创就业工作新局面,努力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这方面,京东不仅一直身体力行,还通过不断赋能上中下游的合作伙伴,将这一效果最大化。
灾情疫情挺身而出,技术赋能实体经济
近期,面对天津突发的疫情,京东物流积极响应抗击疫情的紧急需求,在严格遵守疫情防控要求下,积极协调华北运力资源支持紧急物资运输,1小时内调用6辆厢式货车,并于次日凌晨到达目的地。天津疫情发生以来,京东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方案,确保当地防疫及民生物资供应充足与运营稳定。
类似场景,还曾在2021年郑州等地遭遇特大暴雨袭击期间有过上演。在河南汛情期间,京东物流无人机第一时间驰援灾区。
京东能在危难之际挺身而出,源于其长期践行的企业社会责任;其次,还有京东不断提升的科技实力。
从2017年初全面向技术转型以来,京东体系已在技术上累计投入近750亿元,不断夯实了核心技术研发和应用创新能力。
如今,京东已经把黑科技充分应用在供应链基础设施建设的多个领域。今年三季度以来,京东物流连续发布了三代“天狼”仓储机器人、第五代智能快递车;京东11.11期间,在全国25座城市投用近400辆智能快递车;在抗疫一线,智能快递车承担起民生物资保障的重任;在河南汛情期间,京东物流无人机第一时间驰援灾区。基于智能决策技术持续提升的供应链能力,京东在自营商品达到近1000万SKU的基础上,运营效率一直保持全球领先。
基于一体化供应链,京东物流目前服务的企业客户数量约20万家。
京东具备实体企业基因和属性、是拥有数字技术和能力的新型实体企业,这决定了京东依靠自有技术和经验总结出足够的实践经验,并将之转化为成熟的解决方案,为B端赋能。
如今,京东企业业务在供应链技术服务领域已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深耕企业市场7年来,京东服务超800万活跃企业客户,不仅对于各行各业的采购管理有着深刻理解,也在供应商、技术、运营等方面积累了丰富资源。
2020年10月,京东启动乡村振兴“奔富计划”,预计在三年内带动农村实现1万亿产值。截至2021年8月份,不足一年时间就已实现2200亿产值。
为此,京东广为布局、大手笔不断:在陕西武功县,新建成的大型智慧物流中心引入国际最先进的设备,可以对猕猴桃和苹果进行自动分选;在西藏拉萨市,自治区级公共物流仓储配送中心引入100多台“地狼”机器人,运行效率相比此前提升2-3倍。借助于京东的产地供应链,已有1000余个产地产业带的农特产品送往全国,打造了高品质的农产品与消费升级的正循环。
2021年11月18日,京东集团发布2021年第三季度业绩,第三季度净收入为2187亿元,同比增长25.5%。“基于我们业务的稳健发展,以及技术和供应链上的核心能力,京东打造的独特商业模式使我们对业务运营有很强的掌控力。”财报说明会上,京东集团总裁徐雷表示,这是京东穿越经济周期的有力竞争优势,同时也在不断提升京东作为新型实体企业的价值。“京东将继续为我们的用户和合作伙伴,尤其是我们每天紧密合作的数百万中小实体企业,创造价值。”
赋能实体经济,带动近千万家合作伙伴的京东,实质也是在为共同富裕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