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06 09:25:35
8月25日晚间,易事特(300376)发布了2021年半年报。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82亿元,同比增长8.76%;实现归母净利润2.14亿元,同比增长15.38%,基本每股收益0.09元。
半年报显示,受益于行业景气度提升及公司品牌及技术优势,公司数据中心及5G通讯业务有较大提升,高端电源装备、数据中心业务增长13.69%;光伏板块业务板块持续调整,光伏逆变器设备销售相较上年同期下滑21.72%,光伏系统集成业务较上年同期下滑18.27%。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业务及自持运营的光伏电站业务在报告期内保持基本稳定。
报告期内,公司对业务结构进行进一步调整优化,在中央“产业数字化”、“碳达峰、碳中和”的政策和市场环境推动下,公司着力加大与之匹配的高端电源装备、数据中心、充电桩、5G供电、储能、轨道交通智能供电系统、光储充一体化系统等产品及能效解决方案的市场推广力度。
在高端电源装备、数据中心业务方面,公司推出节能高效的东风ENPOWER高压直流供电系统,实现了在数据中心供电技术上的新突破和新跨越。报告期内,公司继续服务于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三大运营服务商的大型IDC机房项目;参与各商业银行基础网点与数据中心建设与升级改造项目;参与建设天津地铁10号线、南京地铁5号线、青岛地铁4号线项目等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参与吉林市人民医院机房项目、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机房项目、南京至句容城际轨道交通工程生产云平台项目等“智慧校园”“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数据中心建设项目。
在储能业务方面,公司已研制开发出了全系列储能变流器产品、双向直流变换器产品、储能电站能量管理系统等核心关键产品,目前已形成成熟的储能系统商业化发展方案。伴随国家能源局、电监局、地方政府、电网公司对智能微电网、储能电站工程项目规划投资建设工作的积极引导,军民融合、精准扶贫工作的不断深入呈现出来的刚性市场需求,以及海外新能源技术市场的有序拓展,加之能源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公司储能电站、智能微电网业务已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在新能源汽车业务方面,报告期内,公司新能源汽车及充电设施、设备等相关销售收入为4170.40万元。公司与国网(宁夏)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南方电网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合肥充电公司、广州市公用公交站场管理服务有限公司等众多个充电设施运营方达成合作,为终端用户提供优良的充电体验搭建最优化的合作模式。
在轨交供电系统领域,公司产品成功应用于美国夏威夷无人驾驶地铁项目、深圳地铁、武广高铁、北京磁悬浮列车、海南岛环岛高铁、青藏铁路、兰新铁路、莫斯科地铁、韩国首尔地铁、非洲首条现代化轻轨(埃塞俄比亚)等多个著名项目,以及在深圳、广州、北京、上海、东莞,宁波,杭州,南宁,郑州、武汉、成都等城市的地铁项目。
报告期内,公司参与深圳地铁6号线、南京地铁5号线、昆明地铁5号线、青岛地铁4号线、大连地铁3号线、等提供系列不间断供电电源系统,为城市轨道交通的通信系统、信号系统、综合监控系统等设备提供不间断的可靠电源,保证城市轨道交通的可靠性、稳定性及实时性;公司供货于兰成铁路、黑龙江省绥芬河新建民用机场的电力供电设备及蓄电池系统得到了用户的高度评价;同时,昆楚高速公路、湖南高速公里、贵黄高速等项目相继中标及服务提供为大基建的发展作出贡献。
今年上半年,公司加大研发投入,共计投入7045.0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48.60%。报告期内,公司及子公司新增取得授权发明专利2件,均系原始取得。公司的“含电动汽车的多能源智能网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获得安徽省科学技术二等奖,与上海交通大学、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等合作的“多兆瓦级电池储能高效变换器和风光储集成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荣获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天眼查信息显示,截至报告期末,易事特共拥有700余项专利和软件著作权。
易事特还指出,目前中国正面临着半导体第三次产业转移的历史性发展机遇,公司也跟踪国际前沿技术发展动态,积极投身于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引领的全球高频电能变换与控制技术革命,全方位参与和推动国家南方半导体基地的建设与发展工作,培育与发展公司颠覆性产业技术,目前被列为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的碳化硅晶片、功率器件和高频电能变换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公司作为承担及参与单位核心负责碳化硅在电力电子系统中的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与应用工作,为半导体产业的国产替代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为后续形成设计、制造、封装和配套等完整的产业链打好坚实基础。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e公司)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e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