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12 10:38:02
从疫情爆发至今,已经有两年多的时间了,人们经常会怀念那时候不用戴口罩出门的日子。如今,出门也成了一种烦恼,大部分地方都要靠健康码识人,随着时间流逝,唯一不变的就是要戴口罩。近期,社交平台流传着一则有关口罩的视频,在这个视频中,一位工作人员释放了一个危险信号,他认为人们佩戴口罩的方式都是错的,口罩表面覆盖着一层致癌物,使用前必须抖一抖。
那么这个说法是真的吗?原来,这位工作人员指的是口罩表面的环氧乙烷,根据对5款刚拆封的口罩进行环氧乙烷检测,均检测出环氧乙烷残留,他表示这是“一级致癌物”,会对人体造成致命伤害。虽说口罩生产过程符合国家标准,但是他强烈建议人们使用新口罩之前,在空气中多晃动几次,这样才能把“致癌物”甩掉。
对此,网友们也提出质疑,这样做真的有用吗?针对这个问题,专家也给出了明确回答。疾控中心的专家表示,市面上生产口罩的正规厂家在制造过程中都会用到环氧乙烷,主要是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在后续的检查中,国家也有明确的口罩产品标准,环氧乙烷残留量限度值必须在区间内,一旦高于数值就会被判定为不合格。
对市场上这批口罩进行抽检后,专家并没有发现任何残留物质,换句话说,这些口罩都是非常安全的。专家表示,只要是通过质检的口罩都可以放心佩戴,至于视频说的佩戴前抖一抖的说法,并没有什么实际依据,这种说法并不可信。所谓“一类致癌物”,环氧乙烷确实是,但这只能证明这种物质和癌症有关,并没有直接的致癌证据,咸菜和熏肉通常也被称为一类致癌物。
最后,专家还发表了一个重要观点,如果按照视频要求操作口罩,不仅不能甩掉致癌物,反而会加大微生物污染可能性。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只需要洗手后操作包装袋,打开包装后迅速带上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