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猫网

vivo甩出一张王牌:手机影像要变天了!

2021-11-22 11:11:43

APEX英雄 http://www.917dg.com/list_8/113.html

国产手机影像创新,迎来新的带头人。

文|华商韬略张静波

华为之后,中国手机市场,苹果一家独大。

vivo、OPPO、小米、荣耀……谁能真正扛起国产高端手机的旗帜,与世界顶级玩家一决高下?

【得影像者,得天下】

广东东莞,一栋依海而建、椭圆形的办公大楼,或许能为我们拨开一丝云雾。

2021年9月9日,vivo在这里发布了最新一代旗舰手机——X70系列。

这次的X70系列在影像性能上做了全面升级,再次刷新手机影像新高度。

除了超大底、超广角、专业人像三主摄,X70系列还与百年光学巨头蔡司合作,全系标配T*镀膜,拥有高透光、超低色散和反射率。

X70Pro+更在主摄上首次采用蔡司超高透玻璃镜片。

专业人像主摄,将蔡司经典镜头包装进手机,让你一秒变身人像大师。

此外,X70系列还突破手机防抖天花板,以新一代微云台实现全焦段、全时段防抖,让每一张照片都很清晰。

更重要的是,X70系列首发搭载了vivo第一款自研专业影像芯片V1,以定制化的强大算力和超低功耗,支撑起更完美的夜景和人像拍摄。

华为受限后,中国手机市场,苹果一家独大。

所有一线厂商都在暗自角力,试图在高端市场上一决高下。而他们发力的点,几乎无一例外都指向了一个领域——影像。

影像,也是vivoX系列一直以来不变的追求。

从Xshot以F1.8大光圈和OIS光学防抖开启追光旅程,到X20独家定制DSP(数字信号处理技术)芯片,再到X23的125°超大广角。

从X30系列潜望镜头,到X50系列超感光微云台,再到X60系列搭载蔡司光学镜头……vivo一直在影像赛道上,加速迭代。

过去几年,vivo在内部梳理出未来需要发力的四大长赛道,影像位列其一。

其他三个分别是设计(外观、交互等)、系统(底层系统、AI技术使用等)和性能(游戏等场景)。

何谓长赛道?按照vivo执行副总裁胡柏山的解释,长赛道有两个特点:

“一是消费者持续关注,有持续的高要求。第二就是在这个赛道上,vivo可持续迭代,有可为的空间。”

影像完全满足这两个特点,也因此,过去五年,vivo在这个长赛道上的投入不遗余力。

首先,组建了强大的算法团队,引领计算光学的潮流。

其次,跟蔡司合作,组建影像联合实验室,“去解决好类似低反射率、眩光、杂影等这些东西”。

在传感器部分,则与全球最强大CMOS厂商索尼合作,提高光电转化率,降低噪声。

从蔡司的镜头,到索尼的感光器件,再到自研算法,vivo用五年时间,几乎完成了手机影像的全链路。

最后一块拼图,由X70系列补上,它就是V1芯片。

【造芯,成就影像之王】

用手机拍出单反的效果,这是手机用户长久以来的梦想。

但由于物理空间的限制,手机几乎不可能拥有专业相机那样的镜头和感光器件。物理上的差距,只能靠算法来弥补。

过去五年,vivo通过算法上的投入,形成自己独特的算法风格,但要将这种软性算法,转化为最终的影像效果,还需算力的支撑。

传统上,手机算力集成在SoC(系统级芯片)上,由CPU来完成。但CPU作为通用处理器,并非专用摄像头。

算力,由此成为限制手机影像发展的新瓶颈。

为了突破这一瓶颈,包括苹果、华为、三星,都选择自研芯片,它们也因此成为全球高端市场上的顶级玩家。

“我们的目标是做手机影像的No·1”,在X70系列发布会上,向来低调的vivo,罕见地喊出了自己剑指手机影像第一的雄心。

vivo要成为影像之王,在高端市场上与顶级玩家PK,造芯就注定是一条绕不过去的路。

事实上,这条路对vivo并非完全陌生。

早在X1时代,vivo就将定制Hi-Fi芯片放入手机,提升了手机的音频体验。2017年,又将DSP图像芯片放入X9Plus,提升了手机的HDR(高光动态渲染)表现。

最新自研的V1,更是一颗为专业影像定制的自研芯片,能够与主芯片中集成的ISP(图像信号处理器)协作。

这使得搭载V1芯片的X70系列,在面对大量的复杂运算时,相比只有CPU算力的手机,在能效上有了指数级的提升。

为了打造这颗芯片,vivo投入300多人的研发团队,历时24个月,并与手机SoC厂商进行了深度合作。

在这个过程中,vivo始终坚守自己的能力边界,只做那些行业伙伴做不好而自己又比较擅长的领域。

在vivo看来,相比合作伙伴,自己的优势在于:距离消费者更近,更懂消费者在影像上的需求,并将其转换成核心算法。

也因此,整个V1芯片的制造,vivo只做了从软性算法到IP(影像处理)的转化。至于流片,则交给合作伙伴来做。

即便如此,造芯片也仍是一项耗时、耗力的大工程。

vivo之所以能够在两年内,顺利打造出V1芯片,离不开多年来在内部形成的一整套创新研发体系,也就是“铁三角”。

所谓铁三角,即产品规划、技术规划和技术预研。其中,产品规划是想清楚要什么,技术规划是针对用户想要的东西,如何去满足、去实现。

这两个主要管3年。3年以上的,则交给技术预研。

今年初,vivo专门成立了一个中央研究院,主要解决的就是“前置36个月的产品技术方向的研判”。

按照vivo执行副总裁胡柏山的说法:

“目前,铁三角体系的运作已经比较成熟。比如,刚刚发布的X70系列,上面的一些新技术两年前就已经开始预研。”

通过这样一套铁三角体系,vivo实际上是将技术的孵化,从偶然的灵感突发,变成一种体系化的、可预期的流水线生产。

以V1芯片为例,第一代重点关注普通夜景,未来第二代、第三代可能把夜景拆解为夜景人像等不同场景,不断迭代。

而下一代芯片,早在一年前,就开始规划了。

【转型,在长赛道上打造核心优势】

没有一款惊艳之作,是随心之举。

自从五年前,以更大的决心投入影像长赛道以来,vivo已在镜头、感光器件、算法、芯片上积累了雄厚实力,并实现手机影像全链路升级。

最新发布的X70系列,是这一系列影像技术的集大成者,它将手机影像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伴随这些技术升级,这个低调的手机厂商,最终成长为新一代国产手机之王。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以来,vivo已连续两个季度登顶国内第一,7月份其市场份额达到24%。

在高端市场上,vivo也已成为仅次于苹果、与华为并列第二的品牌。

让这个低调的巨头,慢慢赶上来并且后发制人的,不光是其技术和研发体系,还有它的设计驱动战略。

所有的技术研发,最终都是为了用户需求。

在人类消费电子产品的历史上,那些惊世骇俗的产品,包括随身听、iPhone,无不是基于对用户需求的洞察。

而设计驱动,就是坚持一切从用户需求出发,深层次地洞察和满足用户需求。

在这方面,欧美企业一直是引领者,从苹果手机到特斯拉电动车……它们有一套成熟的机制,将感性的东西转化为理性的东西。

但最近这些年,国内企业也在进步,vivo更是将设计驱动确立为企业的核心战略。

用户洞察不同于简单问用户要什么,因为用户往往也不知道自己想要啥。这个时候,就需要创造需求。

就拿影像来说,人们很少在朋友圈分享弱光环境下的照片。

是他们没有这样的需求吗?并不是!主要是现有的手机,在夜景、弱光环境下的成像效果比较差。

这就是典型的用户洞察。

过去,苹果公司是这方面的典范,曾经引领了多点触控、指纹识别等技术革命。

如今,中国厂商正迎头赶上。

比如,几年前,vivo与汇顶科技联合研发了屏下指纹。2020年,又将微云台引入X50,让手机拥有了出色的防抖功能。

在最新发布的X70系列上,vivo更是通过V1芯片,极大地提升了夜景下的影像效果。

但在vivo看来,这还远远不够,用其执行副总裁胡柏山的话来讲:“设计驱动是我们未来10年、20年要持续努力的目标。”

以往,像vivo这样的国内手机厂商,即便心有余,也力不足,毕竟苹果公司一家独占了手机行业七成以上的利润。

但如今,随着国产手机在高端市场上的崛起,类似造芯片这样烧钱的事,也开始进入它们的视野。V1芯片也正是在这股潮流中,应运而生。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X70系列可谓vivo发展史上一款里程碑意义的产品。它标志着,vivo以设计为驱动的战略正渐入佳境。

未来,设计驱动将帮助vivo征战高端市场,而高端市场带来的丰厚溢价,反过来又将助力vivo在影像长赛道上,不断构筑起自己的核心优势。

华为受限之后,中国市场,苹果一家独大。6000元以上高端市场,目前只剩vivo、OPPO、小米、荣耀等厂商。

在vivo执行副总裁胡柏山看来:

“短期的份额谁多一点,谁少一点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是,谁能够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和最顶级的玩家有对抗的能力。”

而在这场激烈的角逐中,以X70系列为新起点,在影像长赛道上不断积累的优势,无疑将成为vivo手中最大的王牌之一。

——END——

欢迎关注【华商韬略】,识风云人物,读韬略传奇。

版权所有,禁止私自转载!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财猫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