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猫网

为给小儿子买婚房,47岁婆婆做保姆月薪8千,小儿媳:不受这气

2021-11-08 09:41:04

被窝影视在线看最热影视 https://www.beiwoys.cc

01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开始懂得享受生活,服务业随之崛起,出现诸如替人跑腿,钟点工家庭厨师等职业。而由于年轻人不会做家务,或者没时间做家务带孩子等原因,保姆行业如今很吃香。

对于那些行动不便的老人来说,也许子女孝顺,可是子女有小家庭和工作,根本没法时刻给予父母陪伴与照顾。况且久病床前无孝子,相比之下,倒不如请个专职保姆来照顾生活起居,虽然花点钱,但是可谓术业有专攻,大多数保姆受过正规培训,不仅会使用各种家用电器,还具备护理老人的经验。

不过有些雇主有着强烈优越感,觉得自己花了钱就是大爷,而保姆一个拿工资的,就要无原则听自己摆布,所以理直气壮地对保姆要求严格苛刻。遇到这类雇主的保姆,常感叹伺候人这碗饭不好吃。

02

宋阿姨和老伴都是农村人,育有两个儿子,夫妻俩老实木讷,靠种地为生。

村里一个邻居,具有商业头脑,率先进城经营起小生意,挣了不少钱。在他的带动下,村里很多人都跟风做生意。宋阿姨夫妻俩也拜师学了早点手艺,进城开了家早点铺。

夫妻俩实在人,包子做得皮薄馅大,稀饭小菜免费供应。就这样,本着诚信经营的原则,十几年来不仅积累了很多回头客,还将周围的竞争对手都比了下去。别小看这小本生意,一天下来也能挣个五六百。

靠着早点铺,夫妻俩花60万给大儿子在城里全款买了婚房,办了婚事。本想着再苦干几年给小儿子也买一套房子,这样两个儿子一碗水端平,不偏不倚,夫妻俩也就问心无愧了。

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老伴受伤严重,宋阿姨顿时失去主心骨,加上既要照顾老伴,又要忙早点铺,实在分身无术,于是只能先关了早点铺,全身心伺候老伴。

03

经过一年多的康复训练,老伴终于能够站起来,但是只能从事一些清闲的活计。亲戚给老伴找了份在小区看大门的工作,虽然月薪只有2000,但是起码能够自食其力了。

此时宋阿姨46岁,眼瞅着二儿子谈好对象,可婚房迟迟没有解决,不禁焦急万分。她一心想找个挣钱多点的工作,不在乎脏累,可由于年纪大又没有特长,找的工作都工资不高。一个无意的机会,她得知保姆这个行业现在挺吃香,于是一狠心,花2000块钱去报了一个保姆培训班。

由于宋阿姨吃苦耐劳,她服务的几个雇主都很满意,还给她介绍新客户。过年时候同一小区里的周大爷不慎摔断腿,一时半会请不到合适的保姆,恰巧宋阿姨原先的雇主回老家过年,于是周大爷的子女与对方商量,将宋阿姨先借调过去帮帮忙。后来见她做事利索,口碑确实名不虚传,便开出8000块钱高薪挽留,而宋阿姨正缺钱给小儿子买婚房,于是双方各取所需形成新的雇佣关系。

周大爷在家待不住,早上五点多就让宋阿姨推他去公园遛弯。别看他76岁了,可185的大个子,体重210斤,推得宋阿姨气喘吁吁,速度稍微慢一点,周大爷就夹枪带棒说她干活偷懒。

04

其实周家隐瞒了一件事,在宋阿姨之前,周家换过不下于10个保姆,都因为周大爷过于挑剔,要么被解雇,要么对方不愿做。就连周大爷的儿女都受不了老人的脾气,宁愿出钱给他雇个住家保姆,也不愿将他接回家同住。

宋阿姨擅长各种面食,又会做很多家常菜,每顿饭荤素搭配,总算征服了周大爷的胃。不过按说家里就两人吃饭,可周大爷规矩多,从不让宋阿姨上桌,吃东西也不顾着人,等他用完餐后,宋阿姨经常只能吃点菜汤泡饭。

对宋阿姨来说,吃什么喝什么不重要,出来打工主要就是挣钱,能够填饱肚子就行了。她受不了的是周大爷疑心病重,总怀疑宋阿姨趁他不备偷家里东西,连冰箱几只鸡蛋,他每天都要数上几遍,平时话里话外,更没少提醒宋阿姨手脚放干净点。

那天周大爷午睡起来,突然气势汹汹跑到宋阿姨房间,说女儿孝敬他的好茶叶不见了,要搜宋阿姨的行李箱。宋阿姨委屈得眼泪汪汪,但是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还是主动打开行李给周大爷检查。

就在这时,小儿子带着女朋友来找宋阿姨有事,两人目睹了这一幕。宋阿姨尴尬得直搓手,真怕未过门的小儿媳误会她是小偷小摸的人,从而毁了小儿子的终身大事。

05

没想到小儿媳的反应超出宋阿姨意料,她一边安慰宋阿姨,一边招呼男友动手替婆婆收拾物品,说就算租房结婚,也不让婆婆受这种气,周大爷仗着自己有点钱,简直太不尊重人了。

小儿媳的话令宋阿姨感动,其实她早就受够了周大爷的这幅大爷嘴脸,可为了小儿子的婚事,她多少次愣是将委屈咽进肚子,在家人面前,她也只字未提在雇主家受到的歧视。

虽然最后事情弄清楚了,是周大爷的儿子顺手拿走了茶叶,他们做出道歉,希望宋阿姨能大人有大量,继续不计前嫌留下照顾周大爷。但是小儿子小儿媳明确表示,哪怕他们再缺钱,也不会考虑这样不懂尊重人的雇主。

这世上职业千千万,保姆也是其中一项,都是凭劳动挣钱吃饭。要知道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都应该被社会认可接纳,你看不起别人,别人未必就会看得起你。

其实,人与人的尊重是相互的,虽说雇主支付薪水,可受雇方用做好本职工作的方式感激回报雇主,这已然是最好的契约精神。

雇佣与被雇佣,其实是双方各取所需,不存在谁施舍谁,又何必将自己摆在高高在上的位置?

-END-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财猫网版权所有